您现在的位置: 首 页 >   《寻觅京味》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系列报道

《寻觅京味》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系列报道(十二)——茅山后佛见喜梨

    来源: 北京美丽乡村网站     发布时间:2022-12-02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

菜篮子一直以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不仅要让百姓吃的放心、吃的安心,还要吃的舒心!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最顺口的还得说是地头鲜。北京城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与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联合推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系列片,将为您开启寻觅京味的旅程,这第十二站就是“茅山后佛见喜梨”。


说起位于平谷区金海湖镇潜山区茅山后村的特产佛见喜梨,可以用酒香不怕巷子深来形容。佛见喜梨这种特有的品种形状有点像苹果,熟透了挂在树枝上也是红彤彤的,十分好看。2008年,茅山后村大力发展佛见喜梨种植,从最初仅有的两棵百年老树到现在种植规模超过450亩,佛见喜梨成了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致富产业。

我国是梨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栽培梨树最早的国家。班固的《汉书》中就着记载当时如果谁家有1000棵梨树,那他家的年收入可以相当于千户侯的俸禄了。

三千年间,围绕着梨更是有着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梨园、比如孔融让梨。

北京平谷茅山后村产的佛见喜梨虽然名气没有那么大,但作为当地品种,在附近十里八村,名字也是分外响亮。为什么叫佛见喜?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说清朝时期当地

红笑梨进贡皇宫后,才得的这个名。



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中医也普遍认为梨有着润肺凉心、消痰降火的功效。

茅山后村的梨园就坐落在村后南低北高的U形山谷里,独特的区域小气候加上特有的燕山山脉褐土,造就了佛见喜的独特风味。村书记马小勇说,别的村也有想种植佛见喜梨的,但怎么也种不出茅山后村的风味。这可能正应了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这个说法了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茅山后村的佛见喜梨树越来越少、以至于濒临灭绝了。王志永的父亲、村里的土专家王玉杰觉得、如果没有了这个独特的品种太可惜了。于是就试着把自己家院子里、仅有的两棵佛见喜梨树的接穗、嫁接到山上其他梨树上,几十年过去了、 才有了如今这漫山遍野的佛见喜。



自从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佛见喜梨的价格一路坚挺。商品果平均一个就能卖到十几块钱,比任何时候都金贵。

在茅山后村这片宝地上,再一次印证了这句老话:只要肯付出,就一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