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 页 >   《寻觅京味》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系列报道

《寻觅京味》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系列报道(九)——平谷大桃

    来源: 北京美丽乡村网站     发布时间:2022-11-29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

菜篮子一直以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不仅要让百姓吃的放心、吃的安心,还要吃的舒心!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最顺口的还得说是地头鲜。北京城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与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联合推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系列片,将为您开启寻觅京味的旅程,这第九站就是“平谷大桃”。


说起平谷大桃,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没有人不知道。春天、万亩桃花海让您领略诗经描述的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秋天、硕果累累让人垂涎欲滴大饱眼福口福。更何况自古以来民间传说桃木辟邪、大桃寓意长寿吉祥。能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平谷大桃名不虚传。

桃树在我国的栽培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国人对桃更是有着特殊的偏爱。

中国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记载:名为度朔的山上,一棵大桃树,枝干绵延三千里。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农历三月初三王母娘娘庆寿举办“蟠桃会”的神话传说,更是让人们相信桃和桃树可以延年益寿、驱邪避凶。



大桃之乡平谷和大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那个时候这里出产的大桃就已经进贡皇宫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平谷的大桃开始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经过几十年的深耕厚植,22万亩的栽培面积绝对可以傲视群雄。

三面群山环抱的平川谷地小平原,赋予了平谷大桃自己独有的风味,更是成为了平谷山区半山区10多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200多个栽培品种也使得平谷区成为了优良的大桃种质资源库。

春来落英缤纷,秋到硕果累累。好一派现代桃花源的风貌。




对于桃的药用价值,古人早就有所记载。我国第一部植物药书《神农本草经》说它:“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而李时珍对于桃字的解释,更是表明了因为易于种植,桃树更早在中华大地上被古人利用。

今天是个好日子,正大果园迎来了“互联网+”电商人才系列培训的直播带货技能大赛。参加这次大赛的主要是平谷的桃农。别看有好几位四零五零的农家大姐,她们的信心满棚。

地理标志的保护与完善,再加上“平谷大桃”的数字化升级,正是桃乡人上演的现代版世外桃源的致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