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中路6号
Copyright 2010 北京美丽乡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06838号-1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
菜篮子一直以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不仅要让百姓吃的放心、吃的安心,还要吃的舒心!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最顺口的还得说是地头鲜。北京城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与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联合推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系列片,将为您开启寻觅京味的旅程,这第二站就是“ 昌平草莓 ”。
草莓,可以说是昌平都市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经过四十多年的深耕细作,不仅是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占到了北京生产草莓的2/3以上。特别是2012年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和之后成功举办北京农业嘉年华,大幅提升了昌平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品牌影响。这正是小草莓带动大产业。
草莓,作为现今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水果,其实引入中国也就100多年。我国自古以来本土就有野生的小草莓,北魏《齐民要术》说:“莓,草果,亦可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记载:“此物就地引細蔓,节节生根。结实鲜红,状似覆盆。”但这些记载的野草莓不是我们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草莓。人类栽培草莓的时间也就不到300年。而中国人工栽培草莓,也就是上个世纪初的事情。昌平草莓产业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经栽种,娇弱艳红的可人形象和鲜嫩多汁的独特口感就获得了大众的一致好评。
昌平区的地理位置是国际公认的草莓最佳生产带,生产条件优越。因为产自燕山脚下的山前暖带,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纯净无污染的自然环境、让昌平草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味和口感。这也正是昌平草莓能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的根本原因。四十年的栽培经验让昌平草莓的标准化栽培技术遥遥领先。就比如大棚里养蜂,是为了更加接近大自然的授粉,基于各种传感器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可以实现草莓种植管理的全程自动化控制,从而形成一体化的智能草莓种植系统。四十年来,昌平区发展草莓专业合作社几十家,上万农户通过草莓种植实现就业增收。真顺村的张士芳种草莓已经有近十年了,现在她的红苹果果蔬合作社已经有社员100多户了。
一颗娇艳欲滴的草莓,折射出的却是新时代农业科技的变迁。有了政策的有力支撑,小小草莓将在京郊广袤的大地上大放异彩,撬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