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 页 >   美食

​找回儿时记忆的褡裢火烧

    来源: 北京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20-11-16


褡裢火烧是老北京常见的点心,相传是由顺义的姚春宣夫妻在1876年创制,一时名噪京都,成为北京家喻户晓的名食。因其型长,有时对折,类似古代背在肩上的褡裢,故名褡裢火烧。其口味类似锅贴,但形状不同。



走进高碑店村老北京褡裢火烧店,四四方方的屋子,传统的木质桌凳,一进门就有种老北京的感觉。这里还有免费的棒碴粥,稠稠的,配上小咸菜,既健康又能果腹。豆儿酱端上桌,其实就是升级版的肉皮冻,里面加了豆子、熏干,清香味浓,豆子的清爽中和了肉皮冻的油腻,让你吃了一块忍不住再来一块。麻豆腐,和豆汁一样,也是老北京人十分喜爱的北京小吃。它是将绿豆加水磨粉,经发酵后滤去上层液体状的豆汁,而残留下的絮状绿豆渣,然后加羊尾巴油、红辣椒、青豆、雪里红一起炒,味道微酸,香醇适口,让好这口的人欲罢不能,对其情有独钟。炸灌肠,不软不硬,口感合适,味道独特,配上盐水蒜汁,那叫一个好吃。



据清代于敏中等所编《日下旧闻考》记载:通州至京城中途有高米店,旧时为皇粮转运站,在平津闸边设有码头。另传说曾名高蜜店,相传有人倚仗郎家园的枣树林养蜂酿蜜为生,方圆数十里来此购蜜者颇多因此而得名。高碑店清时为顺天府大兴所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碑店码头的商业作用致使商贾聚集,兴建房舍和寺宇庙观;码头漕运的繁忙,天仙宫庙会的热闹,各种民间花会的兴起,使其成为京城热闹的“港口”。故此,妇孺皆知的高碑店,由来已久,据考已有千年。

往日的喧嚣浮躁,已被如今的从容淡然取代,古老的通惠河穿村而过,河边绿意盎然,民间故事从那时起就在流传,高碑店一些优美的传说,成为古人、今人、以至后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补缺乏味与空虚。